欢迎光临五月诗笺

 首页 | 评论 | 诗歌 | 散文 | 古典诗词 | 诗意小说 | 菁菁校园 | 海外心羽 | 八面来风 | 精品原创 | 个人诗文集 | 诗文竞技 | 散文诗 | 诗社公告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您的位置>>五月诗笺>>散文>>拾破烂的姑妈
 
拾破烂的姑妈
  文 / 唐学连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五爷爷家的大女儿嫁到下花桥去了,那里有个烈士纪念碑。曾经一场惨烈的抗日战争,长埋了很多英魂,其中就有个师长也沉睡在纪念碑里。可能是英魂庇佑,那里的学子是人才辈出。
     目不识丁的姑妈生了三个儿子,没有女儿。姑父倒是一股子书生气,文质彬彬的,但体弱多病。三个表哥都遗传到了父亲的才气,读书的成绩一直都是名列前茅!可是由于家里穷,姑父又生病,一家子的生活重担全靠姑妈一个人担着,实在是供不起三个儿子同时上学的学费。上高三的大表哥眼看就要毕业了,上大学是肯定没问题的。但懂事的大表哥看到了父母的艰辛,毅然决然的放弃了高考。回家帮父母务农,将机会留给了两个弟弟。
    二表哥上初中,不但品学兼优,而且是个篮球健将。在初三即将毕业时,二表哥在一场学校篮球赛中,摔断了腿。急得姑妈和姑父泪水涟涟,还有半个月就中考了,万一不能参加考试不是要复读浪费一年吗?于是跟二表哥商量:
    “儿啊,你现在这样的情况,说不定这脚就不能根治呢。到时落下个残疾在农村可就难了,不如你报考中专吧。虽然出来是做老师没有多大出息,至少可以丢了这个锄头柄啊!”
     二表哥不情愿:“爸爸,妈妈,我不,我一定要上大学。”
     姑妈哭泣着说苦口婆心的劝解:“儿啊,咱家的情况你是看到的,妈妈实在没有能力承担啊!你现在医脚的钱还是借的呢。还有你弟弟也要读书啊!妈妈求你了好不好?就算你帮妈妈一把,早日出来工作,也好帮帮你弟弟啊!”
     看到妈妈的泪水,二表哥委屈的答应了。二表哥虽然半个月没有去学校上课,但还是轻松的考上了中专。不过二表哥始终不甘心,上大学的梦一直在心里藏着。
     为了二表哥医腿,姑妈家已经是债台高筑了。二表哥上中专的学费还没有着落呢,怎么办?小三儿的学费也要交啊!走投无路的姑妈思前想后,实在别无他法,只好去拾破烂。每天没有天亮姑妈就挑着一担空箩筐出门了,只带了一个煎饼当一天的粮食。一直到天黑后才回来,满身的疲惫被微薄的收获冲洗的干干净净。满是汗水的脸上,洋溢着满意的微笑,一天下来三五几块钱的收入已经很不错了。拾破烂是很没有面子的,但姑妈顾不得那么多了,为了儿子的学费,姑妈起早贪黑的奔走在每个山村小道。农村的夜晚是没有路灯的,只能就着星月的微光赶路。谁知道姑妈到底摔了多少次?谁知道姑妈挨了多少狗咬呢?她从来不说自己的辛苦,但其间的艰辛可以想象得出。只有儿子们的奖状,就是她的动力。
    转眼三年过去了,二表哥中专毕业要参加工作了。姑妈想着总算松了口气,现在就剩下三儿的学业了。可是二表哥突然不愿意去做已经安排好的教师工作,坚持要去考成人大学,进修。这下姑妈火了,冲着儿子一顿好训:“你傻了啊?我辛辛苦苦的好不容易将你供出来了,你竟然不去工作?你想累死你妈啊?你不去工作的话,学校就不要你了。以后你还得回农村,过这种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日子。我那么辛苦都是瞎子点灯----白费蜡了。你看看隔壁人家的儿子,跟你同年的,他去学补锅,挣了好多钱回来呢。你倒好,还要我出钱供你,我造的什么孽啊!你可知道为了你读书,你哥哥谈了女朋友也不敢结婚,就是因为没钱啊,他已经25岁了,在我们这里早过了结婚年龄了。再等下去你哥哥找老婆都难啊!”
     训完了她又后悔,儿子有上进心是好事,自己真要阻止了,日后可能会埋怨自己一辈子呢。于是又叹了口气说:“唉....儿啊,妈妈知道以你的能力不止做老师的,可是咱家这情况你是看得见的。.如果你实在不想去工作,妈妈也不勉强你了。你想上进妈妈很高兴,只得继续拾破烂供你读咯!”
    二表哥被轰得面红耳赤,自己堂堂一个中专生,还比不过一个补锅的?想想自己也是该为父母分忧了,不然也对不起哥哥和弟弟啊!进修的事可以再缓缓,自己边工作边自学也可以的。于是二表哥听从了父母的劝告去参加工作了。
    三表哥在哥哥的帮助下,学费不再那么困难了。但毕业时由于志愿填的太高【清华】,没有上线。那时候没有一本二本之说,只要没有达到志愿分数,就是没机会上大学的。三表哥后悔得很:“早知道就不填那么高的志愿了。”全家都有点泄气,但姑妈还是鼓励儿子:“小三儿,别灰心,妈妈知道你是可以考上的,只是你自己将自己看得太高了。咱们再复读一年,这次你将志愿放低一点,妈妈相信你一准能考上。”     
     第二年三表哥如愿以偿考试了大连海军学院,毕业后在一艘远航舰上工作。十年前听说他是大副了,现在不知道升什么职了呢!二表哥也在自己的不懈努力下,考上了研究生,到北京工作去了,现在住北京,并且接了二老去安享晚年。只有大表哥在老家,生了两个孩子。弟弟们帮他起了楼房,给了本钱做生意。听说现在过的也很好的。
    在七八十年代里,一家可以出两个大学生,是件非常了不起的事。尤其是靠姑妈拾破烂供出来的,更是在当地引起了不小的轰动,也成了人们茶余饭后的美谈。没文化的姑妈将当时的大学生跟补锅匠对比,无意中道出了当时不重文的社会现象。难怪那时候听说大学教授宁愿上街去帮人家擦皮鞋,想来也不是没有可能的事了。
2010/12/23 15:01:08 发表 | 责任编辑:冯春华
本文共有评论 1 篇︱已被阅读过 694 次    查看本文的评论
 
网上大名:

评论主题:

您的评论:
 
验证码: 4105  

 
友情链接: 武江起航网络┋CNH个性网址航┋诗歌报汝莲茶分销平台阿君软件工作室SEAGATE女子诗报韶关新闻网韶关民声网
名誉社长桂汉标社长冯春华┋诗社Email:fch928@163.com 五月诗笺微信公众号:maypoetry ┋ 网络技术:SEAGATE

作品版权所有,任何媒体亦可转载,但必须署明作者及本站网址!
Copyright © 2008-2029 五月诗社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805603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