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五月诗笺

 首页 | 评论 | 诗歌 | 散文 | 古典诗词 | 诗意小说 | 菁菁校园 | 海外心羽 | 八面来风 | 精品原创 | 个人诗文集 | 诗文竞技 | 散文诗 | 诗社公告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您的位置>>五月诗笺>>散文>>寻访处女地 荒野探秘游
 
寻访处女地 荒野探秘游
  文 / 陈迅工



     暮春才迷路,初冬又登途;寻访处女地,荒野探秘游。

     从芙蓉山一个三叉路口,往西南方向二百来米处,是我半年前迷路的地方(春之旅)。误入歧途主因在于没弄清方位,最近我反复查阅了地图资料,决定带上指南针再度探访。
     其实误入歧途者不止我一个,前不久10月26日韶关网页[附注]上就有一帖子,题目就叫“在芙蓉山迷路”。帖子调侃地说“接下来的大半个小时里,我们四人怎么也找不到回去的路,在芙蓉山居然迷路,悲剧!”帖子还提醒“一些有探险冲动的朋友,前期准备一定要做好”。
     纸质的、网上的地图资料,以及墙上的“局部景点示意图”,对于我所探访的目标-芙蓉湖和芙蓉洞,标示的十分含糊,名称也大相径庭。一会芙蓉湖,一会金镜湖,一会狮背窝水库。也有叫犁头石水库的,大概是因为该湖(水库)位于犁头石东北,该湖附近的村落也仅犁头石有名标出。
     以上所述,加上以下实地考察,让我得到一个结论:这片离市区主干道不到一公里、方圆不下两公里的荒野,是一块未被开垦的处女地。车辆难行、人迹罕至的土石渣非正规路面,既是处女地的成因,也是处女地的标志。
     三叉口的另两支,是已开发景区正规的环山水泥路,可常闻人车来往之声,但三叉口没有地理坐标。三叉口正北方向有一个“木兰亭”,又远又不在视线内。上山道口示意图上所谓“桃花园”根本就是虚的,是未开发的山野,不能作为地标。三叉口唯一有据可循的地标,是一块毫不起眼的水泥墩,上刻“西河2B国务院1999”。
     据说周末经此叉道探访芙蓉湖芙蓉洞的游人较多,而我最近去的两次不是周末,路人更少的可怜。11号周五那次两小时内曾碰到八九位,14号周一这次仅遇到一部呼啸而过的载人摩托,此前此后都是一片沉寂,耳旁只有零碎的草木摇曳和鸟叫声。
     像我这号人很难邀到同行者,后生要上班,老者不愿来,所以我三次都是孤家寡人。因为事先作了点研究,这次探秘比三天前那次心里更踏实。这天一早,肩挎书包的我雄赳赳的踏上征途,从假桃花园上山,穿林海,走荒原,从湖东山坡一直绕到湖南山坡。路是人走出来的,但这里没有路,也许走的人太少,包括我,都没留下脚迹。
     于无路跋涉中,我突然发现前方不远处的灌木丛中露出三块巨石,走进一看却不是石头,好像是墓碑,又不像。仔细再看这3米来高、2×0.6米长宽的混凝土构筑物,四面竟无一字。因无从查考,不知就里,故暂时命名“不明物”,有待以后阅读本文有兴趣者,继续研究。
     南山坡下来走上脚迹明显的环湖大路,可以近距离端详湖泊全貌了。湖泊位于四面环山的盆地中央,周边多以灌木丛环绕,微风吹拂水面,荡起层层涟漪。湖的北侧山前有一片高大的古树林,灰黑的枝干以多种姿态撑起浓密的墨绿树冠,树下有通往岸边的小径,还有野炊烧烤的遗迹,一路穿行能听见脚下的落叶声。
     古树林再往前就是所谓芙蓉仙洞了,迎面峭壁下洞开四米见方。从洞里往外放眼眺望,远处的山峰与近处的丛林灰绿相衬。在我打算离开时,恰巧骑摩托的二人过来了,问我:“可以进洞吗?”“二人做伴,怕什么!”我答非所问,眼看摩托声和尾灯光一溜烟消失在仙洞深处,据说仙洞出口在百米远西北方的另一端。

2010/12/26 0:51:08 发表 | 责任编辑:冯春华
本文共有评论 0 篇︱已被阅读过 477 次    查看本文的评论
 
网上大名:

评论主题:

您的评论:
 
验证码: 2052  

 
友情链接: 武江起航网络┋CNH个性网址航┋诗歌报汝莲茶分销平台阿君软件工作室SEAGATE女子诗报韶关新闻网韶关民声网
名誉社长桂汉标社长冯春华┋诗社Email:fch928@163.com 五月诗笺微信公众号:maypoetry ┋ 网络技术:SEAGATE

作品版权所有,任何媒体亦可转载,但必须署明作者及本站网址!
Copyright © 2008-2029 五月诗社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805603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