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的思维意识大都是在一个框架内形成的。也就是说人们大脑具有思维能力时,是在一个框架的约束内逐渐形成。思维指挥人的行为,在这个框架的规矩下,人们按部就班的生活着,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常人,正常人。在人们的眼里政治家是伟大的,科学家是伟大的,作家、诗人是伟大的,是非常人能比的。而成功的企业家,商人是有好的机遇等等。而在这些人的成就形成期时,人们又认为他们不是正常人,耍阴谋,书呆子,神经病,奸商,在他们成功时又认为不是常人能比的。这种现象怎麽解释呢,这就是人思维的差别。
人,小时父母说;略大时幼儿园老师说;再大时学校老师说;参加工作领导说。而这些的教育是一代代传统的教育规范,传递着一个框架,实际上是一个奴性化的教育。人们看惯了阴柔之气,服从。而阳刚的野性之气却被人们抛弃。可凡成就大业者那一个不是阳刚之气,他们冲破束缚,用自己的野性思唯看世界。
-----没有‘白日放歌须纵酒’的野性思维,哪有李白这样的诗圣。
-----没有‘人类所建树的一切,我都要怀疑’的野性思维,哪来的马克思,恩格思的共产主义。
-----没有冲上牛顿力学的奥林帕斯山的野性思唯,哪有爱因斯坦,普朗克相对论与量子力学的诞生。
-----没有甩开传统思路而大胆综合的野性思维哪有维纳,申农,贝特朗菲的三论。
发明家贝塞麦曾自豪的宣布‘我没有被长期固定的贯例所形成的固定观念束缚思想’。
达尔文说‘我一贯力求保持思想不受拘束’。
当然,野性思维不是胡思乱想,而是对旧的思维进行大胆合理的冲击才行。
在框架内,人们用固有的标准来衡量人的好坏,而标准是在变换的,人的思维却变换的慢。通常人的思维有这样的模式:
-----因循; 对过去的知识过于迷信不肯突破,难越雷池。
-----拘谨; 对真理的绝对服从(而真理是受时空和范围制约的)不敢犯‘错误’,任何对真理的怀疑与发展都是错的。
-----畏缩; 对权威的恐惧和敬畏,使人不敢挑战,习惯于看权威的眼色决定自己的言行(权威都是相对的有时效的)。
-----守旧; 对传统理论的框架内自囚,任何理论都不可能(至少在开始时)被视为一种错误行为。不敢突破,创新。
记得有位学者说过“人类真正的监狱是自己的大脑。”不管他的话对错,至少发人深省。
在传统的思维方式束缚下,一些人就会对社会产生抱怨,对过去怀旧,其实内心在涌动,只是处在这样的思维下;
-----不敢做不敢为。
-----敢做不敢为。
-----只偷换成功者的产品,不吸收他们的思维。所以,就只能坐在那里打牌,玩游戏。就只能在那里瞎合计我干这事赔了怎麽办。就只能在那里伪造别人的产品,触犯法律。而没有将思维解放出来,发发阳刚之气。思维是策略。人们说‘性格决定名运,细节决定成败’可没有策略性格的改变,细节的成败就无从谈起。齐白石说过‘学我者生,似我者死’。就是这个道理。所以,必须有自己的独立的思维。
要想做到解放思维,与时俱进就应:
----大胆突击,敢于破格。 马克思说‘在科学的入口处,正像在地狱的入口处一样必须提出这样的要求,这里必须根绝一切犹豫,这里任何怯弱都无济于事’。俄国大作家普希金也曾大声疾呼‘做勇敢的人吧,勇于扫视广阔的视野,创造性思想也就偕与而来’。美国物理学家温伯格认为进攻是科学家必备的素质,不要满足书本向自然进攻,发现新的东西,这种素质比智力更重要。
进攻与破格是针对已成桎梏旧框框,而绝非否定传统的精华,为摧毁旧的贵族文学雨果曾说过‘为了让诗人展翅飞翔,必须粉碎各种理论,诗学和体系,不应该承认任何规则’。听起来多荒唐,狂言。但他却成了法国浪漫主义新文学的号角与旗帜。
-----另辟蹊径善于别出心裁。 人的思维要力求使思维不同凡响。清,慈禧太后懿旨要在五尺的宣纸上画出九尺的观音立像,众画家哑然失色,而竹禅却舒纸泼墨将观音画成弯腰拾净水瓶中的柳枝立像,观音立腰正好九尺。使众人忽叹奇绝。尼德兰画家勃鲁盖尔的名画《绞刑架下的舞蹈》中,竟有一人脱裤子解大便,真是旷古未有,但细品,表现了对侵略者暴行的蔑视,堪称一绝。
-----颠狂奔放,坠入痴迷境界。 俄罗斯音乐大师格林卡写歌剧《伊凡·苏萨宁》最后一幕时‘头发都竖起来,而且全身打着寒噤’。柴可夫斯基为《叶普根尼·奥涅金》谱曲时说‘我甚至完全融化了,身体都在颤抖着’巴尔扎克曾叹道‘哪里是什麽病,我刚才写到高老头死时,心里难受极了,一下子就昏过去了。阿米基德被杀头时还如醉如痴地证明几何定理。
-----立有大志,敢于超越权威。 古今成大才者必是大志,无畏之士。牛顿敢于站在巨人的肩上成为巨人中的巨人。拿破伦认为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成为帅中之帅。巴尔扎克面对拿破伦雕像言“彼以剑峰所未竟之业,我将以笔锋竟其业。”何等气魄!
思维的开放是让思维活跃起来,走出框架束缚,你才能迎来缤纷的五彩世界,而成功的机会就在那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