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复始,万象更新,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我参加了盼望已久的五月诗社新年聚会活动。
几十位诗友,怀揣着共同的梦,从四面八方赶来,齐齐相聚在枫湾林锐生先生的“红三角山庄”。 参加聚会的,有老一辈的诗朋文友、也有刚加入的新诗友、文友、网友。时值岁始,气温有点低,因有梦相伴随行,那四处洋溢的浓浓的诗情,让诗友们丝毫感觉不到低气温的寒意。等各地的诗友陆续到齐,在热烈的掌声中,桂老师把到会的新老诗友逐一介绍,桂老师的声音洪亮,言语幽默风趣,在座的每位诗友的来龙去脉、出处来历桂老师都能如数家珍般的娓娓道来。桂老师那超强的记忆力让在座的各位文朋诗友们情不自禁的纷纷感叹、佩服。
在2010年11月由广东作家协会、东莞市文联、沙田镇政府联合举办的目前广东诗歌最高奖项----“首届广东省大沙田诗歌奖”里,五月诗社荣获唯一的“民间团体奖。”五月诗社副社长冯春华是诗社领奖的代表,在新年聚会里冯老师把诗社获奖的过程详细的再次“重播”。听着冯老师那自信、自豪、妙语连珠的言辞,群情舞动,热情激发,那长久不息的掌声拍红了激动的手掌。五月诗社地处欠发达的粤北山区,依然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文学爱好者,年轻的诗作者。在那一拨拨的追梦者中,我有幸成为了五月诗社里追梦的一员,此时此刻的心情更是心潮激荡、澎湃不已。
笑声,掌声、惊飞了窗外偷听的鸟雀。诗的甘露、梦的花瓣洒满了一室温馨。热烈的讨论声此起彼伏,在毫无预兆的情况下,桂老师话锋一转,直接点名要我介绍“突飞猛进”的写作经验。汗颜!我哪有什么经验啊!看着诗友们含笑的脸,我的大脑一片空白,手足无措的说了两句便再也无法接着往下说了。说真的,关于写作,目前为止我还没有摸索出经验,写作的心得体会却多少还是有点的。简单的概括起来,三字:看、听、学。每次参加诗社的聚会,我的收获都不少。最明显的收获就是,每次桂老师都会赠予我一大摞的书。这些书有散文集、诗集、小说等等,都是五月诗社的诗友们辛勤创作的结晶。我会把桂老师赠予我的各类书籍,认认真真的阅读;闲暇之余也常上五月诗笺网看诗友文友们的文章诗歌等。把他人文笔的精彩融会贯通,看的多了,渐渐的对自己的写作方面也有了一定的帮助。接下来的就是“听”:在加入五月诗社前,我写的文章根本就不能算是文章,只能算是写的“话”,最长的大多数都不会超过十句,短的就一句、甚至是几个字,几乎是没有一篇完整的。我那散乱无序的“话”,被桂老师打乱重新整理,居然还“成就”了几篇五六百字以上的散文。桂老师那化腐朽为神奇的手笔,让我在惊叹之余无意中也激起了我写作的兴致。我一直以为,写诗,就是把华丽的语言堆砌在一起再加上些“煽情”的语句就成了“诗”了。那时刚写好的诗歌,每首都得经过桂老师的大刀阔斧后才能成为“诗”。曾经一度认为自己或许根本就不是写诗歌的“料”,而桂老师,不管多忙,亦不管我写的东西有多糟糕,都不厌其烦的指导、鼓励我。记得桂老师最常说的是:“写诗,最主要的是要讲究虚、实的结合,因为太直白的诗歌没意境.....”说实话,刚开始,就诗歌如何的虚实结合,我可是听得一头雾水、不明所以的。好在五月还有个诗社群,许多文采好的诗友们经常都在讨论诗歌的构思、写法的技巧,那些才思敏捷的诗友们还把现作的诗词歌赋发到群里。哪些用的妙,哪些用的欠妥的句子,桂老师都一一的给出点评。我坐在“群边”静静的“听”,久而久之,我那混沌的脑袋,仿佛在不知不觉中突然的“顿悟”。顿悟后在诗歌、散文的写作上比原来的那是好得多了。有了前面的“看、听”,“学”就容易些了,看到好的诗词歌赋、散文小说,我在欣赏之余还默默的体会作者写这篇习作时的心情、意境、表现手法等等。诗社里人才辈出,诗笺网里好文不断,值得我学习和借鉴的地方还有很多很多。每参加一次诗社聚会,我都会学到很多东西,有为人处世方面的、写作技巧方面的等等不胜枚举。
五月诗社新年聚会里,涌现出许多精彩和感人的一幕,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五月诗社的诗友熊新生(丹霞日出)在听到陈国盛、陈佛金两位诗友还是在校的大学生,并且还是从广州自费前来参加诗社聚会时,在午宴席间捐赠他们三百元作往返的路费。五月诗社一直以来都在进行着大规模的“文教扶贫”善举的具体工作。今天,五月诗社一贯的“善举”、“义举”、诗友相亲、热心公益的传统在新的一年里绵绵延续。
很感谢这次活动的发起人----桂汉标老师。是他,让我们感受到了诗的温暖,感受到了五月诗园大家庭里的那亲如兄弟姐妹般的幸福感;是他,给我们提供了一个难得的诗友交流平台,让我们有了互相交流、互相学习的机会。我们都把五彩的梦栖居在五月诗园里,那抹诗的光芒,孕育着春潮的涌动。如花的笑靥里,书写着相逢的喜悦欢畅,端起的酒杯中,蕴藏着友谊的甜美醇香,知心的话语里,传播着诗的馥郁芬芳。在五月诗社这个百花园里,我们走过了心灵的冬季,尽情的采撷着梦的奇葩。
诗——心底流淌的歌,新的一年里,我们踩着新的追梦步伐,在诗与梦的交集中奏响最华美的乐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