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次题照诗,我写了四首石头诗,,每一首石头诗都是我的自我绝版照。
十七年前我是个立足社会的女孩子,没有丰富的社会经历,不懂诗,不大会写诗,也己有诗被选入诗集中了,认识广州越秀诗社社长——张杰光老师,是始于我爱阅读报纸的缘故而认识的,我们没有一面之缘,我也没加入越秀诗社,我和老师是通过书信的形式交流,他和我谈人生比与我谈诗来得深,来得多,来得切,虽然十多年来都没有老师的音信,他仍然是立在我心中的一座山,张杰光老师就是石头一诗中那个白发苍苍的老人,我就是浮不出美丽天日的石头。
我几乎,一寸没一`寸,我几乎,要几斤没几斤的人,是桂老师向我讲述了,他穿梭在山区的岁月,和他操作捐建了希望工程的感人事迹,桂老师又回赠我诗,我就放下自卑,把别人看底一点,把自己看高一点,因为当地河源日报曾经登载过我的诗,我有什么理由小看自己呢?所以我每天挤出时间写诗,每天中午要上班,晚上还要上夜班,白天为小孩煮饭,一个人管着两个小孩相依为命。此时的我的心就是《灵石》一诗的化身,“立在/高高的/云之巅/敢与/天公试比高/日月争朝夕”。只有这样的心态支撑我把诗写下去的。
认识我的人是了解我的,不认识我的人,只知道半个我,我的心事只有我自己一个人有数,我就是一块巨石诗的来龙去脉呵。
我但喜欢《你是……》一诗,诗中的聋子和诗人就是一个活生生的我的原型。是属于小我的诗,所以落选吧,一块巨石是属不小不大,属中性诗。所以一块巨石诗被评委们看好。
纵观获奖诗,我觉得好多诗都不怎么好,我也高兴不起来,仿佛觉得桂老师和评委抛过来一份沉甸甸的期望,抛给我们的是一个炀热的山芋,是吃还是不吃,只看我们自己能否源源不断地写诗,不要注重数量,而是讲求质量上乘的诗,我们能做得到么?
我写冬原老师,致唐学连,红梅,仙群。没想到这几个诗友也榜上有名,同喜。不过冬原老师的诗,有些写得好,有些写得散文化,不精炼,红梅的诗,有时欠自然,太过于咬文嚼字,学连仙群的诗,我看得少,不谈也罢,认可陈国胜的诗有韵味美感,点评过丹霞日出的诗,都榜上留香,恭喜!我想桂老师和评委是考虑过地域因素,和我们几个新人的心理因素,只想让我们先进步,先给我们乐一乐,没想到有人乐,而我却感到的是桂老师和评委的用心良苦,为我们几个人的成长挂牵着的诗心。
十多年来,我和冬原老师一样,也没有加入过任何协会或文学团体,只有十多年前参加过两次文学类征稿,入选诗集,没参加过竞赛评奖之类,在五月诗社这还是平生第一次,十多年来没写诗了,一写就得优秀奖,只能多谢桂老师和各位评委的厚爱了,在诗词界,我也是一个新人,是一个新的学徒,五月诗社许多诗友都有多本著作出版,有许多头衔在身,我现在一无是处,以前的一点点小收获不能证明现在的我的诗作水平,向五月诗友学习了
今次题照诗征稿,让我认识到了五月诗社要什么风格的诗,算属知己知彼,但愿今后写的诗,在同类题材诗中百战百胜吧,祝福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