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小时候,冬天下起了冰雹,听村子的老人讲,那年是三十年一遇,我们小孩子头顶一块木板,在祠堂外的广场上捡冰雹,大人则在家把冰雹打烂的琉璃瓦重新加固。村子里快要过年了,井旁边洗桌子和锅砧板的人也多了起来,冬天少水,有的人就去河边挑水洗家具了。大家趁着快过年的时间把家里重新洗刷,重新打扮,在过年的时候能好好招待客人。这不,村里来了炮米花的,我和堂弟瞒着大人从米缸里量了三升米,堂弟则从家里偷了一斗玉米,随着倒进那个铁灌子,拉响引火,砰的一声,炮火米花就出来了,我们把一些分给比我们小一点的孩子,大家玩的非常开心。
我家墙壁上贴满了一屋子的奖状,有考试第一名的,有作文比赛一等奖的,有三好学生的,也有优秀班干部的,每年都会抱一大堆回家,但在六年级的一次模拟考试中,我的语文教师在班会上直接点我的名字,痛骂了一顿:聪明反被聪明误。因为我居然把一道常识题给答错了,在毕业典礼上我的老师还把这句话送给了我作为我一生的忠告,我到现在还记着并且永远记着。
2
我梦见了失语的乡村,晚霞在七月炙热的天空里落下帏幕,彩瓷般的太阳在乡村的炊烟里隐藏了大地上所有的灯光,乡村一片宁静。偶尔听见青蛙的叫声,父亲在翻看《史记》,看了一会儿给我讲起了他在我这个年纪时发生的十年文化大革命,他的老师五十好几了,站在主席台上戴上高帽子被他的优秀学生批斗。可怜的一位老人,那时红卫兵很神气,到处贴着造反有理的大标语,好像没有人能看得懂似的,那时候已经断课了,父亲也因此回到了家,陆续地村里的学生都回家了,乡村是他们的归宿地,是起点也是终点。
3
昨晚,我又梦见了乡村,梦见了唐朝宰相张九龄开凿的那条用鹅卵石铺成的从我们家经过的梅关古道,长长的鹅卵石延绵上百公里。乡村素有:“岭南第一关”之美称,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在石壁上在碑志中在亭台楼阁中处处留下了历代文人骚客的诗文,如今已成观光旅游之地。
最值得怀念的是战火纷飞的1936年,陈毅领导的游击队在乡村梅岭一带进行艰苦游击活动,带领游击队员最多次粉碎了敌人的阴谋。敌人发动了规模最大的扫荡,并企图点火烧死困在山上的陈毅,陈毅由此写下了著名的《梅岭三章》,其中“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地自由花”成了千古绝唱!
4
在乡村,或者在异乡的睡梦里,我都在叼念着,远离乡村在城市里流浪成长,对乡村只有牵挂和掂记是不够的,必须还有虔诚和感恩,除了怀念童年的快乐还有此时的伤悲和痛苦。
我站在这座城市最高的旋转餐厅里与女友鸟瞰夜晚的夜景和灯光,此时让我幻想在唐朝时代云集八方商贾的古城——我的家乡梅岭。他们绝想不到现代都市的别样摩登与繁华,除了有酒吧咖啡厅还有健身俱乐部,当然还有高尔夫了。但在城市,我听见身体膨胀撕裂的声音,我还听见人们在交头私语的切切声,在隔着水泥板装簧考究的豪华别墅群里,我还听见探戈的幽雅的旋律和时髦的踢蹋舞的踢蹋声。
5
告别乡村同时告别城市,我躺在历史的血管里,我走进暮霭的晚霞中,我飞进莺歌燕舞的舞池里,我进入新时代的洪流中。我还是我,乡村还是乡村,它不只属于童年,也不只属于童年的梦,也不只属于浪子的希冀。
我梦见失语的乡村,它在我的诗歌的灵魂里放歌,我一面以旗手挥动着乡村的希望,一面以歌者的身份把我的梦挂在乡村的桂花村上,等着我回来把它点燃。
我失语的乡村,把爱和希望挂在乡村的桂花树上。
◆风雨兼程◆
我们欣赏“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的怡然自得,也品味“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劳动喜悦,毕竟,人生在风雨兼程不要忘了自己欣赏路边的风景。
记得有一则故事,是这样的。主人每天挑水回家,一只桶完好的滴水不漏,另外一只缺了一边,到家时只剩下半桶。半年过去了,缺边的桶向主人表示愧疚:我因为缺边每天担的水少,没有另外一只桶贡献多。主人回答说,“您看到没有,您这边一路开满了花,每天我怎么会有美丽的花装扮我的家呢?
其实朋友,家人,同事,同学何不如此呢。每个人都有优缺点,也就是心理学上讲的正面与反面。只要我们有一颗包容的心,与大家相处相互体谅,关心和照顾,相信我们的生活一定会变得更加轻松,生活也会变得丰富多彩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