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有约,乃因有文友施行老先生在上海。忠扬兄认识他,但没有见过面。这个约会应该是忠扬兄和他的约会。我虽是陪客,但这个陪客也很特别。我可以说是去拜师的。施行兄要教忠扬兄如何利用“博客”上网,将《世华》及《香港文艺家》《新世纪》的相关资料贴上网,顺便也收我这个学徒。
这次到上海,我有预想不到的收获,见到同济大学中文系教授喻大翔博士。我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在《香港文学杂志社》任职时,认识喻博士。一九九六年我回新加坡落户后,就和他失去联系了。屈指算来也有十五六年之久。我不知道他在同济大学执教。到上海之后,才听到忠扬兄说起喻博士在同济大
学。这是没有预约的千里之约,此乃缘分也。
施老先生年纪比我们大,高龄七十八,人还顶健壮。他陪我们到同济大学见喻博士,在同济大学宽大的校园内,一边听喻博士介绍,一边漫步欣赏同济大学的校园。走了一个上午。老实说,是有点累人的。当天晚上在他家吃过晚饭,就开始“上课”。施老先生对电脑方面的知识运用自如。他讲得轻松,我这个门外汉听得一头雾水。还好忠扬兄胸有成竹,能够听个明白。
我是四十八年前在上海住过三天。其中一天是从上海乘火车去苏州,晚上回上海。实际在上海只住了两天。所以没去过上海的外滩。到上海不到外滩看一看,好像缺了点什么。但是到外滩走一趟后,老实说印象不及苏州的同里留给我的深刻。我想他日如果我再到苏州,我会去同里的小客栈投宿,再把陈新老先生请到小客栈来深夜谈心,这会有另一番滋味在心头。但如果去上海,我就不一定会去了。上海的高楼大厦没有留给我太多的印象。上海滩,浪奔、浪流,十足大城市一派繁忙,有点另令人喘不过气,倒是施老先生给我留下的印象远比上海的高楼大厦的派头深刻得多。我会再去上海,那是因为施老先生住在上海。从我们下榻的“锦江之星”穿街过巷到施老先生的家,留给我的印象远比在上海市区的高楼大厦穿梭深刻得多。就有点像我一路来从新加坡到香港、昆明、芒市、保山、武汉、苏州穿州过省到了上海和施老先生结缘那般美妙。有缘千里来相逢!
在上海住了三天,九月三日我们回到深圳,第二天我返回香港。二零零八年“千里之约”,万里之行落幕。下一轮的“千里之约”是二零一零年,再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