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从网上收到王韵凤电传过来的一张相片,背景是一间破旧的土木结构的瓦房。她在电邮中说道:“那是我当年的老房东家。……而在我们家那间小草房的地方,因为要修建民族寺院,我们早就不得不让位离开那里。那里已经不是你当年来我家看到的模样。只是我父母与龙弟(按:三人皆已作古)种的树,现在长成茂密的参天大树。见树如见父母及龙弟,重返风平,寻找当年的回忆,确实感慨万千。
何止王韵凤感慨万千!提起他老爸在潞西风平公社那间小草房,就勾引起我一串系念。那是一间简陋破旧的小草房。我和小草房的主人王西宁老人家(王韵凤的老父亲)的结缘可说是属于“有缘千里来相逢,无缘对门不相见(没来往)”。一九六二年,我在昆明上大学时,就见过王西宁老人家在正义路一带摆摊卖他自制的二胡。由于他是左手拉弓,加上下巴花白的山羊鬚,迎风飘动,予人一种很特别的印象。因而在我的脑海里留下了老人家的影像。但因当时“无缘”,我们没有结识交往。他每天在街上见到熙来攘往的路人多如过江之鲫,对我这个路人也不会留意。直到一九六八年,我分配到潞西民族中学执教,他的两个女儿也分配到我任班主任的班上来。王西宁老人家的大女儿王韵凤前来找我申诉她家的困难,希望我能协助她的两个妹妹申请学校的助学金继续升学。我略尽绵力,替老人家的两个女儿申请到助学金。之后,这小草房就成了我在芒市五年的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王西宁老人家本是菲律宾的老华侨,大家都是来自海外,彼此都有海外关系,感情上很容易就走近一步。就这样,我成了老人家家里的常客。星期天,学校没上课,我就骑着自行车到他家里做客,听他拉二胡,天南地北摆龙门阵闲聊。当时他已是年逾古稀。早年他在海外闯江湖的那段历史,也是崎岖复杂,艰难痛苦。这都是老一辈下层华侨的典型生活。老人家喜欢和我在一起“想当年”,因为能够产生共鸣。在当时那样一个环境里,或多或少是心灵上的慰藉。说来,在农村他家应该算是属于贫困的“五保户”,可是他们并没有真正享有“五保户”的照顾。他唯一能找点外快,就是靠他出售自制的二胡。但在芒市这个穷小镇,单位不多,富裕的单位更少,谁也不会有多余的钱来买乐器。我帮过老人家一次小忙,介绍学校向他购买几把二胡。每把二十五元至三十元。除了材料费(蛇皮、木料),所赚的就是自己有限的手工钱。尽管如此,已足够他老人家乐了好几天,也在我面前叨念多次。他知道我是在学校里教英语的,一时不甘寂寞,找了一截铅笔,一小方白纸,很熟稔地画了一组英文空体的广告美术字。时隔久远,一时想不起来那组英文字是写些什么,大概是节日的贺词之类。很遗憾,我当时没有问他是否可以阅读英文书报。那年头学校英语老师短缺,如果老人家懂得英语,虽然没有正式上过大学,也许可以介绍他到学校兼职教授几堂课,舒缓英语老师短缺的燃眉之急,同时也可以解决他家在经济上面临的一些困境。现在想来已是太迟了。老人家在风平农村挨过了凄清的、漫长的一段路。家里人口多,两个在校求学的女儿正是发育的年纪,食量大,粮食不够。我上大学时家里每月都有些援助,手上还积存了不少粮票可以帮他们解决些许吃粮的困难。
我在潞西民族中学执教的五年,我熟悉王西宁的小草房就如我熟悉自己的家一样。在屋前屋后走动的鸡只,哪些是他家的,哪些不是,我几乎都不会弄错。我的小孩出世之后,那小草房更是我的小儿子爱去的地方。尽管那小草房十分简陋,泥的地面,也不是十分平整。下雨天,就有一层湿气。在这样的环境里居住的老人很容易得风湿病。他家夜里也没有电灯照明。王西宁的老伴比他年轻,还可以参加公社里一些轻微的劳动,攒几个工分年终分红。王西宁老人家就完全脱产,有兴致时在自留地上重点瓜瓜豆豆,植树,“美化”小草房的环境。再不,就是到河边钓鱼。每次钓到鱼,就养在水桶里,然后叫他的两个女儿到学校时通知我星期天到他家享用。我的孩子最喜欢吃他钓的“挑手鱼”(土虱)。那段日子,大家的物质生活都很贫乏,但是生活反而是过得很充实愉快。大家维持着一份很纯朴的感情,不曾受到金钱与权势的污染。
如今,小草房不在了。很多小草房都不在了。很多小草房的主人都住上高楼大厦,恐怕住入高楼大厦的人没有几个会再去重拾旧日的回忆。除非你甘心于过平淡的生活,像住小草房长大的王韵凤,像小草房周围的参天树木,你才懂得回忆昔日情是最温馨的!
|